close

今天上知識+看相關喵咪的消息

發現了…讓我震驚的訊息

打預防針不是愛牠而是害牠

想到前幾天才帶寶貝小橘去打針

還因為小橘不肯打針咬傷我

有點無奈

卻沒想到 小橘萬般不情願打的針

可能會是造成牠生命最大傷害的兇手

對不起  我的小橘 我的寶貝 我的喵咪

姊姊真的很愛妳><~

by 田雅芳


新聞來源:中國時報

網址:http://news.chinatimes.com/mainpage.htm


豆花媽


    隨著時代的變遷,台灣的飼主為了自己心愛的寶貝,已經漸漸的開始

    養成定期施打疫苗的習慣。自從養了豆花之後,我也開始關心如何選

    擇疫苗的問題,並且查了許多相關資料,希望不讓愛變成害。

    我發現,美加地區根據1998年美國貓科臨床學會(AAFP)的研究報告,

    重新訂定貓疫苗規範,提醒飼主該讓哪些貓咪什麼時候施打什麼疫苗,

    同時也讓貓咪避免施打不必要的疫苗。

    為什麼他們要修改施打的間隔呢?根據大型實驗顯示,平均來說,

    施打疫苗三年以後,貓咪的免疫力才會達到須補強的程度。

    不過,更重要的原因是,近幾年來,歐美的獸醫們發現在貓咪的疫苗

    施打處產生肉瘤(vaccination-site sarcoma)的機率有攀升的趨勢,

    這讓一些學者針對疫苗以及肉瘤癌的相關性來做出許多大型的研究。

    而研究結果顯示,疫苗和定期性的施打處肉瘤是正相關的,

    其中尤其是狂犬病以及貓白血病毒疫苗造成的肉瘤機率最高,

    尤其貓的發生率明顯地顯著性高於狗。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國家已經開始

    使用三年一劑的長效性狂犬病疫苗。這兩種產生疫苗施打處肉瘤的機率約

    為千分之一到萬分之一,雖然機率看似不高,一旦得到,死亡率卻是極高。

    在美加地區,除了已經開始實施三年一次的新疫苗施打計畫外,

    還配合以下的施打部位方式:狂犬病疫苗:右後腿。貓白血病毒疫苗:

    左後腿,基礎三合一疫苗:平常的肩頸部。

    一開始看到這個新規範的時候,我以為是不是施打的位置不同,可能

    會讓貓咪長腫瘤的機率變小?後來發現,原因是,貓咪少了一隻腿

    還是可以生存,但是卻不能切斷肩頸部還可以活。

    雖然這個規範已存在八年了,美加地區仍有許多獸醫師要求飼主每年補強,

    且無視於應施打的部位,而台灣也出現同樣的狀況。畢竟,遵從新規範,

    每年將少了許多固定的疫苗收入。

    許多獸醫師也錯誤地告知飼主,如果以肌肉注射或按摩疫苗施打處,

    即可降低得到肉瘤或是發炎的可能性。其實肉瘤跟有沒有按摩,

    或是針頭有沒有深入肌肉是沒有關係的。施打處發炎或是產生肉瘤,

    主要的原因是疫苗中的輔劑(adjuvant,作用是提升受體的免疫反應)。

    許多獸醫甚至完全沒有聽過施打處肉瘤相關資訊,因此,身為貓爸媽的我們,

    也要負起對獸醫師做建議以及教育的責任。

    除了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健康問題之外,疫苗本身不是便宜的花費,

    有一些疫苗不見得一定要施打,如近年來許多談論的貓咪腹膜炎疫苗

   (FIP Vaccine)。病毒可能有多種病株,特定的疫苗通常都只能夠預防

    特定的病株種。目前的FIP疫苗是由DF2體製造的,它對DF2病株種的確

    有好的預防效果,在實驗中平均可抵抗約90%的DF2 FIP。所以要考量的

    其實是DF2是不是最通常的FIP感染病種?而在一般環境中比較容易被感染到

    的1146 FIP株種,約只有一成的保護效果。因此,一般規範會建議繁殖場、

    動物收容所、在室外活動的貓、多貓家庭等才施打此疫苗。若家中不是多貓家庭,

    並且家中其他貓隻血液測驗時沒有冠狀病毒反應的貓,施打的必要性就更低了。

    沒有任何疫苗能夠提供100%的保護,在施打疫苗之外,寶貝還是要依賴我們的

    細心照顧。


(AAFP貓咪疫苗規範中文版,

  可上豆花媽的部落格查閱: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douhuidema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愛人如己-田雅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